中文/EN

半岛平台官方网站入口

被逼上战场的练习车—德国Kfz1314

来源:半岛平台官方网站入口 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12 20:09:22  |  点击率: 1

  

  一战后德国陆军遭到极大约束,制止戎行向高度机械化、装甲化开展,不过这项禁令并没有坚持究竟。到上世纪1930年左右,有2个大问题摆在陆军面前,其一是搞不懂未来装甲战役究竟该怎样打,这是战略、战术上的问题,这条路后来走向了霹雳战思维;其二则是怎样的装甲兵器合适实战,德国需求测验开发一些配备,以便在演习中不断探索、前进。

  陆军开始的主意是找警察部队借配备,由于一战后答应德国警察部队每1000人规划配备一辆轮式装甲运兵车,但在2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中发现这些车辆底子达不到军用规范。为了诈骗外界,德国以装甲运兵车的名义向一切纯德国操控的轿车公司投标,要求以现有商用车底盘开发一种轻型4轮坦克车。

  终究戴姆勒-奔驰公司胜出,在30年代初开发了Kfz.13轻型坦克车。Kfz.13和其时的一号坦克差不多,开发初衷便是一种朴实的练习配备,军方将它归为特别用处车辆。

  该车以1926年开发的阿德勒规范6型后驱轿车为根底,车轴、悬挂部分通过强化,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改善。8毫米厚的装甲板直接安装在底盘四周,发动机舱的正面也有装甲百叶窗防护,但旁边面没有防护才能,成员舱是顶部敞开的澡盆式结构,车底安装了5毫米钢板。为了更好的进步防御力,一切面的钢板都有必定歪斜,乘员舱正面歪斜达40°,理论上能够抵御其时一些反坦克步枪的进犯。

  整车分量只要2.1吨,仍然选用一台6缸汽油机作为动力,最大车速70千米/小时,最大行程约380千米。这辆小型坦克车只要驾驶员和车长2人操作,驾驶员在左,在他后方的车长不只担任调查、指挥,还需求操作面前一挺带护盾的7.92毫米MG 13机枪。

  依照其时德军的想象,坦克车在装甲师中的首要作战使命之一是侦查,因而在Kfz.13的根底上又开发了无线坦克车,它取消了机枪,增强了发电机功率,安装了大型结构天线略轻。该车的发报机最大通讯间隔约30千米,无线电对讲机的最大作业间隔在6~8千米,车辆机动时降为3~4千米。

  Kfz.14作为一种高价值方针,它不只防护缺乏,且特征过分显着,上了战场肯定是要点冲击目标,因而它的天线支架能够放倒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含糊自己的特征。

  Kfz.13/14从1933年出产到1935年,一共出产了一百多辆,尽管数量不算多,却是其时德国陆军研讨装甲战的重要演习配备,首要配备到侦查部队中。到30年代后期,短少配备的德军将Kfz.13/14配备到步卒师里,在占据捷克斯洛伐克、占领波兰等举动中都有它的身影,这些车辆有的更换了车轮,机枪更换为弹链供弹的MG 34机枪。

  戎行反映该车的越野功能很差,发动机经常过热,单薄的装甲在战场上难以抵御任何专业反装甲兵器。这些缺陷毋庸置疑,但该车开始本便是演惯用的特别配备,不是为战役而生。尽管如此它仍然在前哨年,参加了欧洲东线战役,少数幸存坦克车转移到后方用于练习。